在潜心耕耘中磨砺文艺精品
发布时间:2022-04-26 11:22:15
在潜心耕耘中磨砺文艺精品——
2022年十堰市艺术创作培训会心得体会
2022年4月20日至22日,我有幸参加了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在竹溪举办的为期三天的《2022年十堰市艺术创作工作暨培训会》。在此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与提高的平台,现将我的所学所感向大家汇报如下:
一、艺术创作方向的收获
在本次培训中边疆局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、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、指示。对文艺创作讲了三个方面的要求:1.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对文艺、文化工作的论述,认真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。强调了文化艺术的重要性,文化艺术使命重大,要“立当下管长远”。文艺是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时代前进的号角,提高艺术创作质量是生命线。文艺创作方法有百条,最牢靠的是扎根人民、扎根生活,只有这样艺术之树才能长青。他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的修养修为,要坚持追求德艺双馨,为历史存正气,为世人弘美德,为自身留清名。2.十堰艺术创作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:(1)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,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“文化塑市”的工作总体要求,为建设富裕十堰、美丽十堰鼓与呼、书与写、歌与舞;(2)要突出十堰特色,弘扬地方文化。立根扎根十堰当地,“有特色就有关注”,选题要新,切口要小;主题要正,切口要深。文字要讲究、布局要讲究、情节要跌宕、情感要起伏。(3)要集中人力、物力办大事,人才集中创作,统分结合,集中优势,做到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。最后,边局长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三句话的殷切希望:1、多学习多吸纳,以期厚积薄发,收放自如,学习就是工作;2、多吃苦、多努力,以期勤能补拙 ,硕果累累;3、多包容、多团结,以期一团和气,气象万千。
二、业务提升的收获
本次培训会还邀请了著名戏剧家、国家一级编剧习志淦老师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(湖北大鼓)代表性传承人付群刚老师给我们进行授课,习志淦老师围绕如何从“戏核”选材体现传奇性;如何用“情趣、意趣、谐趣”体现平民性;如何用“四功五法”营造戏剧情境体现娱乐性这三个方面,结合他创作的《徐九经升官记》、《膏药章》等作品进行了创作过程的解读,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赵群刚老师围绕一个点子,两个意识(政治意识、精品意识)、三个法宝(创作要贴近生活、贴近实际、贴近时代)、四个坚持(坚持说新唱新、坚持以小见大、坚持雅俗共赏、坚持改革创新)现场用自己的作品边演唱边讲解,讲解生动、活泼、有趣,表演细腻精湛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坚持守正创新,一直是赵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。老师还强调在创作中要了解传统才能有创新,不能做无源之水。百姓生活、健康人生就是主旋律。要善于运用传统的手法,提升对艺术的认知度。整场讲座,赵老师全程站着授课,声情并茂,体现了对讲台的敬畏之心,现场大家自发地一次次鼓掌,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,我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的思想精髓和理论的精华,无比钦佩专家们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。培训虽已结束,我真正体验到什么是“余音绕梁”的感觉。
三、今后努力方向
1、要加强理论学习,尤其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、文化、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,努力做到知行合一,学以致用。
2、要学习老一辈艺术家们身上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”的工匠精神和他们对艺术深入骨髓的挚爱之情。
3、要加强对专业方面的全面系统学习,要多了解地方文化,多思考、多提炼,在创作方面要找准方向、明确目标、把握品质。
4、要注重团结合作,相互学习、相互交流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,共同打造思想性、艺术性、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。
总之,这次培训学习,给我指明了工作的方向、明确了创作的意义,认识到自身的不足,作为年轻人我会继续加强学习,要主动向专家学、向书本学、向同事学、向生活学,创作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作品,为学校争光。
温婧怡
2022.4.24